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 八月, 2024的博文

大平台都放弃白标了,对我们交易有什么影响?

图片
最近一段时间,一个讨论度比较高的新闻是,一些大平台正在放弃白标业务。 关注的原因是,一些人可能开在白标平台下,甚至有人不知道自己是否开在白标下。如果现在主标的大平台放弃这个业务,那会不会对他们的交易产生影响? 一、为什么大平台放弃白标? 首先是直接监管和间接监管的问题。 白标和主标一个很大的区别,就是不需要自己铺设硬件和购买主标,只要很低的成本就可以搭建平台,还可以提供和主标同等的报价和市场流动性。 所以白标平台能以更低的成本运营,这也是很多白标平台吸收用户的原因。 但是白标的缺点也很明显,就是白标并不直接受到监管,而是由提供白标的主标进行监督,所以如何确保合规度就完全依仗主标平台的严格程度了。反过来说,白标平台一些不合规的行为没被及时发现,对主标和用户的损害还是非常大的。 第二个原因是监管和审核。 白标的特性,也引起了监管的重视,合规性审查日益严格。 也就是说主标想要提供白标,需要经历更复杂的审核流程,并且还要对白标进行风险管理。迈达克最近几年也加大了对于白标审核的政策,包括KYC认证,这些因素也导致白标申请越来越困难。 第三个原因是白标平台,只有部分主标服务器的权限。 也就是说,白标平台只有主标服务器的部分权限,所以是没办法提供定制化功能的。这几年因为交易方式越来越多,功能的差异化也是体现平台实力一个很重要的方面,所以一些大平台集中注意力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。 二、对我们交易有什么影响? 大平台放弃白标,意味着我们在选择平台时要更加谨慎。 我们首先要清楚自己所在的平台是主标,还是白标。如果选择白标平台,那么一定要看主标平台的情况,如果主标平台是强监管,并且市场口碑很好,那么基本还是靠谱的。 如何识别是否为主标呢?在FCA监管下,以我所在的EBC平台为例,输入927552,我们会在详细介绍页面看到,Firm Status和Type分别是Authorised和Regulated,说明EBC是主标平台。 如果Status是Appointed representive,就是AR牌照,是白标平台。 需要注意的是,在Appointed representive后面有Introducer的话,就是介绍性AR牌照,这种牌照连展业资格都没有,只能起介绍作用,如果提供开户你就要保持谨慎了。 我们也可以通过下面两种方式筛选平台。 1、找一个迈达克推荐的平台 无论是白标,还是主标,迈达克...

又有了突破!EBC联手TradingCentral,每日分享大师策略

图片
最近几年,优质平台开始广泛的和外界机构合作,尤其是一些专业研究和分析机构。 这些机构通常有着更庞大的研究团队,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参考,和各大平台结合,可以说是优势互补,相得益彰,比较著名的TradingCentral、TradingView等等。 最近,我所在的EBC平台,就和TradingCentral签订了合作,每天提供TradingCentral关于黄金、7个主要货币对和标普500指数的定向策略观点,对于我的交易而言,又多了一个全新的参考。 在此之前,EBC平台已经和TradingView,Ninjatrader等很多领先的机构和工具提供商建立了合作关系,同时还和金十数据每日提供黄金ETF和COMEX黄金实时持仓数据,这些信息很好的打破了茧房,得以从更高维度观察整个市场。 这一次和TradingCentral合作,主要有两个不同: 1、覆盖的品种更加全面 包括黄金、7个主要货币对和标普500指数,一共9个品种,这9个品种也是市面上交易量最大、流动性最好的品种。 有了多个品种的技术参考,我们就可以搭建自己的配置组合。 比如日元短期受到套息交易的影响,出现快速上涨,但是长期还是取决于日元经济和通胀;而是黄金从长期看,将继续受到全球降息周期的激励,所以我们就可以参考TradingCentral给出的点位,构建一个日元和黄金投资的组合。 EBC邮件也是言简意赅,比如TradingCentral对这个品种日内方向的看法、转折点以及具体策略等等,都一目了然,并且还给出了策略点评。 我非常喜欢这个转折点的提供,这意味着我可以提前在这个点位附近设置预警。在快要触发的时候,我就可以专注于观察这个点位有没有承压或者突破的迹象,大大压缩了自己的盯盘成本。 TradingCentral的技术分析同样也非常的简洁。比如上面这个黄金的分析,趋势线+黄金分割,简洁明了,还看到2417这个关键转折点是多个指标共振的位置。 如何用最简单的指标提供最明确的信号,其实是非常高的境界,通过长期的学习和观察,也是一个潜移默化提升技巧的过程。 2、大师的支持 EBC在交易行业有着非常好的人缘,这主要是平台信得过,所以才能和很多大师接洽,比如前一段时间EBC Group就和黄金分割大师帝纳波利举行了签约。 这一次EBC Group和TradingCentral合作,还将获得交易大师马丁·普林格的策略和技...

什么样的交易平台,交易体验比较好?

图片
我对交易体验的理解是什么呢?就是你在交易中所需要的一切条件都具备,所有你需要的功能都能很自然、很流畅的调用出来。 所以我认为交易体验好的平台一般是有两点: ①好的交易环境,包括硬件优势和深度流动性,以及流畅出入金的体验 ②好的交易支持,比如随时响应的客户团队、多功能的工具支持以及很好的兼容性。 一、好的交易环境 好的交易环境,是我们交易体验的基础,从你下一笔订单开始,到平仓离场,再到出金落袋为安,贯穿我们交易的每一个环节。 这个过程中,订单能不能快速执行、点差是不是足够小、是不是没有滑点,以及出金是不是足够快,是我们关注的重点。 订单执行,主要看执行速度,比如行业平均执行速度大约在500ms左右,像EBC一类的平台执行速度可以低于300ms,这就是执行速度快。这样的好处是,当我们指令发送到服务器执行的时候,实际报价变动对我们的订单影响更小,更精确。 一般来说,服务器和数据中心越多的平台,执行速度往往更快。 点差是不是小,滑点是不是少,主要看流动性。你可以这么理解,一个平台手上的流动性越多,越容易给到你想要的价格,自然差价就少。 流动性主要和接入的流动性数量和质量有关,比如EBC平台接入了36+顶级流动性,包括摩根大通、瑞银和花旗等,这里就不赘述了。 需要额外关注的是平台优化订单的能力和流动性深度。同样举个例子,一个平台流动性很多,但不知道怎么匹配给用户,那么单子只能烂在自己手里,也无法提供好的流动性。所以这几年平台的算法很重要。 好的算法,可以节约订单匹配的时间,还能更加精准的定位合适的LP,来帮助用户获得更好的报价,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正滑点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。 订单深度,则是平台提供最优报价的能力,这也是平台整合流动性能力的体现。比如EBC平台就提供了五档深度的报价,其中EURUSD的头层报价点差低至0。 最后就是出入金时间了。出金环节,是很多人关注且非常担心出问题的环节,尤其是一些平台会以不满足出金条件拒绝出金,就让人很头疼了。 记住一点,你的资金是独立托管的,因为走的银行渠道,只要点申请,就可以出金,和平台没有任何关系。如果你的平台设置出金条件,那么100%是黑平台。 至于出金时间,一般在工作日48小时内是比较合理的。快一点的平台比如EBC,如果在工作日16:00之前提交的话,基本2小时可以到账,可以以这个时间作为对比,来判断平台出入金速度。 不过,特别需要注...

两个平台监管相同,如何选出其中更好的一个?

图片
这是很多朋友经常遇到的问题,两个平台监管差不多,甚至点差、隔夜也差不多,是不是这两个平台没有差别? 首先,我们要知道的是,考察一个平台要关注这些因素: ①监管(首要的) ②托管银行(决定资金安全) ③硬件(决定执行速度) ④流动性(决定报价优化) ⑤服务(决定体验) ⑥支持(影响交易便捷度) ⑦保障体系(影响交易安全) ⑧口碑(体现平台信誉度) 至少我能想到的就有8个方面,监管是首要的,但是其他7点同样重要,因为会直接影响你的交易体验和报价准确度,并直接体现为平台之间的差异,所以我们今天简单聊一聊。 1、托管银行 托管银行就不用多说了。从安全层级上来说,分为顶级银行、二级银行和三级银行。 顶级银行最少,能称得上顶级银行的屈指可数,他们也是唯一可以提供AAA安全等级的银行。比如英国巴克莱银行、汇丰等等,但是开户门槛通常也非常高。 比如EBC Group开设的巴克莱Corporation Banking Account,要求企业营业额和存款达到650万英镑以上,而且巴克莱自己本身风控也很强,所以还会对申请的平台进行背调和财务审计。 二级银行,一般是地区性大银行,比如之前硅谷银行和共和银行等等,在美国国内比较有名气,但是遇到系统性风险往往招架不住。三级银行就不要多说了,基本就是规模很小的银行,抗风险能力很差。 记住,如果是顶级监管,一般都会开在顶级银行。如果是开在二级甚至三级银行,你多半被开在了很弱的监管下,这里可以很明显的筛选平台监管的真假。 2、硬件 决定了执行速度。 硬件同样有讲究,因为平台是从全球获取流动性的,而且数据传输我们主要靠的还是光缆,所以好的平台一般要在全球金融中心架设服务器。 这样做有三个原因: 一是靠近流动性; 二是尽可能覆盖足够多的交易人群; 三是如果遇到不可抗力服务器宕机,其他服务器都能确保交易连续性。 因此单看一个平台在金融中心的服务器数量,就能大概知道这个平台执行快不快,稳定不稳定。比如,EBC Group在伦敦LD5、纽约NY4、新加坡SG1、东京TY3、香港HK2都部署了Tier4最高级别的独立服务器,平时实测的话平均执行速度在291ms左右,远远好于行业平均501ms的水平。 当然,在高波动时段最考验平台的硬件水平。还以EBC Group为例,在数据行情下,EBC稳定性基本在98.75%左右,基本不会出现卡盘的情况。但如果一个平台服务器...

不同的交易平台,执行结果究竟差别有多大?

图片
想到这个话题,是前几天刚好碰到了两个朋友。 一个朋友在EBC平台交易,这是个在外汇110上交易环境常年前三的平台;至于另一个朋友,他所在平台前几年其实口碑还不错,但是近年来因为各种原因客诉有点多,不过活动福利比较多,还是有不少用户。 事情的起因,是前几天黄金快速下杀后又迅速反弹,就是画圈有箭头的位置。 两个人都比较有默契,因为是老友,日常交流比较多,认为2403美元这个密集成交位一旦破位,肯定会有一波下杀,所以都在附近提前挂了空单,止损都放在了上方多次测试的2413美元左右,止盈放在前低2369美元。 然后,两人都认为,黄金长期趋势看好,测试完前低后将有一个反弹,所以又在这个位置挂了多单,止损10美元放2359美元,止盈放在预测下杀破位的2403美元。 一、两人交易结果怎么样? 都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。 第一个在EBC平台交易的朋友,最后在2403美元入了场,并在2368.5美元止盈。至于多单挂单,也基本是在预定的价位上完成了交易。 但是另一位朋友的做单就没那么理想了,尽管两人的策略非常类似。 首先是空单,虽然成功入了场,但是平仓是在2371美元,产生了一个20个点的负滑点。他的多单就更加没好运了,最后竟然没有执行入场,白白错失了一个反弹的机会。 从发生在我两个朋友身上的事可以看出,不同两个平台执行的差别还是非常大的。仅从交易利润来看,第一位朋友足足是第二个朋友的2倍有余。 这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,两人都是用的限价单。 限价单的逻辑和市场单完全不同,只有出现对应价格时或者更好的价格才会买入,不像市价单可能会为了成交允许滑点的产生。所以当平台流动性不足的时候,确实会存在无法买入的情况,这也是第二位朋友多单挂单没有触发,而EBC平台交易的朋友限价空单还出现正滑点的原因。 如果限价单产生了负滑点,通常不是流动性问题,而是订单执行的时间差导致的延迟,会直接体现在成交价格上。从侧面来说,在订单执行上,第二个朋友所在的平台也存在着一些缺憾。 二、如何选择平台? 所以,简单总结下,在挑选平台时,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: ①订单执行速度。 订单执行慢,即使是限价单都会产生滑点。主要看平均执行速度、最快执行速度、批量处理订单能力和系统稳定性。 比如前面提到的EBC平台平均执行速度在300ms以下,远低于行业平均500ms的水平,同时单笔订单执行快至20ms,每秒最高聚合1000笔订单,并...

外汇平台中这一点,竟然和监管有关

图片
之前有几个朋友问我,自己所在的平台没有赠金,有没有必要换个平台。 在赠金看似普遍的当下,赠金体现了平台背后的监管,以及交易成本上的部分信息。所以,我们简单聊一聊这个问题。 一、从赠金透视平台的监管 首先,大家要知道的是,如果是全监管平台,是不允许有赠金这一类活动的。比如英国FCA,美国NFA和澳洲ASIC等。 拿英国FCA来说,早在2016年就加入了ESMA(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)的倡议,其中一条非常关键的是,禁止公司向零售投资者提供现金或者非现金等形式的现金刺激。 这个倡议不是简单的说一说,比如大家所熟知的MiFID II杠杆限制,很多顶级监管杠杆不超过50倍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。 所以,只有部分比较宽松的离岸监管才允许赠金。 注意,这里是部分,离岸监管中开曼CIMA在适用原则基本和英国FCA是一致的,而塞浦路斯CySEC也在ESMA政策出台后对赠金进行了限制。 而如果你所在平台,声称给你开在了英国FCA等监管下,但是却频繁进行赠金等活动的话,你就要注意你的监管是否一致了。 二、赠金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吗? 有一部分人会把赠金作为选择平台的条件之一,原因是他们认为赠金可以减少自己的资金压力,相当于降低交易成本,增加投资的机会。 但从实际交易角度来看,赠金往往规则多,并且还有交易手数的规定,这导致部分交易者为了满足赠金的要求,交易量突然放大,也间接放大了交易风险。 所以,赠金并不能减少交易成本。相反,你很有可能因为瞬时增加交易,导致判断失误和操作失误,进而影响到本金。 如果你想要找到一家真正成本低的平台,不妨从这个方面考察: 1、点差和隔夜利息低的平台 平台主要的成本就来自于点差和隔夜利息,所以自然越低越好。有一些点差和隔夜利息比较高的平台,往往会通过赠金的方式来削弱交易者对于成本的敏感度。 举个例子,一个平台10000美元增金1000,黄金点差为4,交易10次,每次1手,成本就是40点,也就是400美元,因为赠金的存在,会给人还净赚600美元的感觉。 但是随着交易次数增加,比如100次,你的成本就是400点,也就是4000美元,就算赠金抵补了成本,你成本也在3000美元左右。相比之下,一个平台如果黄金点差只有2,即使没有赠金,实际成本也只有2000美元左右。 所以,点差和隔夜利息永远是最主要降低成本的途径。比如我所在的EBC平台,黄金点差低至0.6,EURUSD点差低...

有的外汇平台订单执行很快,有的却很慢?

图片
我们在选择一个平台时,首先关注的就是订单执行速度。 速度越快,订单执行的越精准,越不容易出现滑点。不过订单执行和什么有关呢? 1.服务器数量 这应该是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答案。服务器越多,自然处理数据速度越快。 一般优质的平台包括主服务器和几个备用服务器,备用服务器一般和主服务器是同等性能级别的,除了分担主服务器压力,还可以确保数据同步和一致。比如我所在的EBC平台都是采用的Tier4最高级别的服务器,所以可以提供98.75%的系统稳定性。 除此之外,备用服务器的另外一个功能是,容灾备份。 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,因为任何系统都存在宕机的风险,所以服务器越多的平台,抗风险能力越强,越能确保交易的连续性。 2、服务器的位置 除了服务器数量外,服务器的位置也很重要。 比如EBC平台,他在伦敦LD5、纽约NY4、新加坡SG1、东京TY3、香港HK2的超高速专线连接的独立服务器。 这是什么意思呢? 首先就是EBC平台有5个服务器,这就是我上面提到的服务器数量,相比于行业2-3个服务器,EBC可以提供更稳定的订单传输。 第二个就是服务器的位置。很多人第一次看到LD5,NY4等等,可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。举个例子,NY4的意思就是位于纽约第四个节点的服务器,就是图上所示的位置。 从给定的资料看,NY4是所有服务器节点中,最靠近纽约证券交易所和其他重要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节点,所以是很多金融机构和对冲基金服务器所在的位置,采用了N+1电源冗余、N+2冷却冗余等,在报价上更加稳定,同时更接近流动性供应商,都可以大幅缩短订单传输和流动性接入所需要的时间。 其他的伦敦LD5、新加坡SG1、东京TY3、香港HK2都是类似的道理,兼具技术优势,靠近交易所、顶级金融机构和流动性供应商。 3、数据中心 围绕着一台服务器,平台一般还会部署大量的数据中心。 数据中心的作用是,将服务器的数据前置,用户只需要和数据中心交互就可以完成交易,而数据中心和服务器之间的距离就是节约的传输距离。 所以一个平台,服务器越多,数据中心越多,可以覆盖的全球交易节点就越多,自然在任何地点都可以享受到极速订单执行。 比如EBC平台围绕着5大服务器部署了30台数据中心,所以大幅缩短了订单传输所需要的时间, 单笔订单执行快至20ms。 4、FIX API和桥接 尽管FIX API是个通用的接口协议,但是各家的桥接不同,流动性不...

五个维度,最可靠的交易平台对比

图片
可靠,代表了信任。那么什么样的平台才算的上可靠呢? 主要看这几点: 安全性,这是前提,没有安全就没有交易 交易成本,反映的是执行和流动性,交易成本低反映了平台的硬件能力和流动性接入水平 交易工具,锦上添花的一项,反映的是平台专业化程度 客户服务,是及时解决客户需要的关键,7*24小时的及时服务是必不可少的一项 用户评价,体现的是平台实际运行体验,是交易体验必不可少的一环。 今天围绕上面五个维度,对市面上热度最高的EBC Group、嘉盛、IC、Exness和XM五个平台进行对比。 一、安全性 安全性,主要看 ①监管资质 ②资金隔离 ③信息加密 整体上看,五大平台都采用了256位SSL加密,以确保信息传输的保密性和独立性,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各大平台的共性。 不过在监管上和独立托管银行上,平台之间差异就比较明显了。其中嘉盛的监管牌照最多,同时其资金隔离银行摩根大通也是AAA安全等级的银行。但从顶级监管角度看,EBC Group也属于第一梯队,同时AAA安全等级的巴克莱银行,也代表了英国FCA监管下最高的安全保障。 总体来说,这一项上: 嘉盛>EBC>Exness>IC>XM 二、交易成本 很多人觉得点差和隔夜利息,和平台的定价有关。但实际上,平台执行速度会影响执行精准度,从而体现在报价上,如果平台执行不稳定,甚至还会出现卡盘的情况,自然报价很差。至于流动性接入,会直接影响点差和隔夜利息,接入的银行越多,银行资质越好,成本越低。 我们从影响因素和实际情况进行讨论,主要包括: ①平均执行速度 ②流动性接入 ③成本方面,包括实际成本和隐性成本,其中实际成本包括点差和隔夜利息,隐性成本包括滑点。 整体看,EBC Group无论是平均执行速度还是流动性接入上,都是非常好的。所以体现在黄金交易上,点差和隔夜利息也优于其他几个平台。 当然,执行速度和流动性,还决定了平台滑点的情况,这是隐形成本。 从实测看,嘉盛不愧是老牌平台,达到了0.3个正滑点。同样达到这个水平的是流动性上占优的EBC平台。不过嘉盛整体的点差比较高,这削弱了它的优势。 总体来说。这一项上: EBC>嘉盛=IC>XM>Exness 三、交易工具 优质的平台,一定会在交易工具上投入精力,因为好的交易工具可以提高我们交易的精度,甚至降低我们的盯盘成本。 主要关注这几点: ①工具的可获取性 ②EA的兼容性 ③工具的多样性 ...

如何选择一家透明安全的交易平台?

图片
前面我们提到如何从合规和安全的角度,寻找最适合的平台。今天我们从透明可靠的角度,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。 很多人觉得透明度和可靠度这两个概念可能很抽象。 但恰恰相反,如果信息不透明,那就意味着一个不合规平台,很可能会制造滑点甚至是修改K线,这对于我们交易的损害是非常大的;至于可靠度,则决定了我们持续交易能力,平台提供的支持,以及系统的稳定性,都会影响连续交易的结果。 一个平台是否透明可靠,我们从这几个维度进行考量: 1、价格透明度 2、及时处理用户问题 3、关于交易条件的完整信息 4、交易执行的一致性 5、稳定的交易环境 一、价格透明度 首先是价格透明度。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报价分层的问题。市场上的报价分很多层,头层报价就是原始报价,几乎没有点差,但是数量很少;二层报价略微有一点点差,但是数量更多;依次类推,层数越大,点差越大,但是数量越多。 所有层级报价加起来的数量,就是报价深度,代表了一个平台在当前价位上可以承载的全部订单数量。一旦超过了这个订单量,轻则滑点,重则报价断层。 而由于平台接入的流动性不同,不同平台在报价深度、报价宽度上都不相同,这对于我们进行平台的筛选非常重要。 举个例子,EBC平台提供五档报价深度的流动性报价,而一般情况下,大部分平台只有2-3层,所以EBC平台可以承接的订单量在700手左右,远高于行业平均250-350手的水平。 这个差距还是很大的,说明在防止出现滑点或者报价断层的缓冲上,EBC平台至少是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倍以上。 这里还有第二个概念,叫报价宽度。你可以理解成,每一层报价上可以匹配的订单数量。因为越接近头层报价,点差越低,价格更好,所以订单宽度越大的话,更容易成交在更优的价格。比如EBC平台的EURUSD头层报价,点差是0,可以承接40手,而行业平均只有10-15手左右,大大提高了获得原始报价的概率。 正规的平台,都会以公开形式,实时展示这些流动性报价,来帮助用户更好观察和比较。这就是价格的透明度。 二、交易条件的完整信息和交易执行的一致性 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: ①无隐藏条款 ②开户的明确说明 ③独立托管账户信息 ④信息披露和审核要求 第一点,平台没有隐藏的条款,就是对任何潜在的交易情况都做了明确的说明。 这是个什么意思呢?我之前有个朋友在某平台上做交易,因为是短线出身,他存在大量短线快进快出的单子,而且盈利了不少。但...

如何寻找一家交易环境好的平台?

图片
交易环境,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话题。 什么是交易环境?只要是影响我们交易结果的因素,都可以归结为交易环境,比如: 交易成本 交易执行 交易安全 客户服务 今天我们简单聊一聊,好的交易环境是什么样的? 一、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会决定我们的获利空间。他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:显性成本就是点差和隔夜利息,隐性成本就是滑点。 谈到交易的成本,主要还是和流动性有关系。 ①先说显性成本。 流动性好的平台,部分交易品种甚至可以做到零点差,举个最直观的例子,这是我正在交易的EBC平台流动性报价,可以看到EURUSD头层报价的点差为0,也就是说按照这个报价进行交易,你的成本是0。 我们前面提到过,头层报价是原始报价,一般平台可能只能拿到10手左右。像EBC平台头层报价数量达到了40手,你零点差交易EURUSD的概率就大上很多。这也是为什么流动性越好,点差越低。 隔夜利息也是类似的道理。 隔夜利息相当于融资成本,比如你买入EURUSD,就相当于买入欧元获得利息,卖出美元给付利息,这中间的价差就是你的成本。一般来说,市场流动性好的话,负责提供借入和借出货币的银行就会相应的降低成本,所以隔夜利息就会下降。 ②那我们再捋一捋隐性成本,也是同样的道理。 如果一个平台是正规平台,频繁出现滑点,通常是因为他所能提供的流动性无法覆盖市场的订单,所以只能滑点或者出现报价断层,以次优价格甚至很差的价格成交。 所以,一个交易环境好的平台,一定是流动性足够好的平台。比如EBC平台就接入了36+顶级银行和非银流动性,所以可以提供极具竞争力的点差和隔夜利息,其中EURUSD点差低至0,黄金点差低至0.6。 二、交易执行 有了好的流动性,不代表好的交易体验。 我们交易时,订单会先抛向服务器,再抛给流动性,这个执行速度越快,我们获得报价越好。因为报价是以Tick计算的,一个Tick通常才十几毫秒甚至几毫秒,所以流动性报价也是无时无刻变化的。 订单执行速度通常和这四个因素有关: 服务器的数量 服务器的位置 交易中心 系统稳定性 ①首先是服务器数量。服务器越多,可以处理订单的单元越多,自然处理速度越快。 一般来说,一个合规平台至少有两台服务器,一方面是做数据备份,确保数据安全,另一方面就是容灾准备,如果主服务器出现宕机,另一台就可以确保交易的连续性。当然,为了实现这样的效果,一般两台服务器需要部署在不同的地方。 ②服...

CFTC持仓、COMEX实时持仓和订单流有什么区别?

图片
自从黄金ETF开始,通过市场持仓来追踪市场趋势,成为了一种日渐流行的交易方法。 不过考虑到实物黄金传导至价格比较慢,最近几年通过机构的投机性持仓来观察市场,成为了更主要的选择。 和机构持仓相关的工具主要有三个,CFTC持仓、COMEX实时持仓和订单流,那么他们三个有什么区别,并且哪一个更适合我们一般投资者呢? 先说一个客观事实。 机构对于行情的作用往往是最直接和最明显的。这得从订单机制说起,我们的订单是一多一空相互匹配的,他们最新的成交价格就是市场价格。 一般情况下,市场上的多单和空单差不多,那么价格只会缓慢的运动。但是如果机构的大单入场,会将上面很多价位的单子全部扫掉,那就会推动价格大幅走高,这就是机构订单的威力。所以通过观察机构持仓数据,我们就能预判行情的力度和可能的突破位置。 CFTC持仓、COMEX实时持仓和订单流,其实都是基于这样的思路设计的,但是他们的差别也很明显。 一、CFTC持仓: 1、数据来源: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2、公布时间:美东时间周五 3、数据引用时间:截至当周周二 CFTC持仓数据无疑是权威的,由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牵头,然后让各大机构报告截至本周二的一周持仓。 其中最重要的数据就是非商业未平仓合约数量,这里的非商业指的是基金或者其他机构,我们平时说的机构大单就来源于此。 可以看到左上角的数据来源,是Commodity Exchange,其实这就是CME,说明CFTC持仓数据来源最终还是来自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。 通过机构的未平仓数据,我们还是可以看出目前上方未平仓的机构空仓还是比较多,可能会构成一定的卖压。 不过CFTC数据有一个致命的缺点,就是数据滞后性实在太强了。当我们拿到数据时,已经是3天之前的数据,市场很可能趋势已经发生了变化。所以这个数据是没有办法用来做短线的。 二、COMEX黄金实时持仓 1、数据来源: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2、公布时间:实时 3、数据引用时间:实时 COMEX黄金实时持仓数据,就是通过接入CME的数据源,获取实时持仓量。 数据源头其实是非常接近的,只不过COMEX持仓数据是实时更新的,属于Tick级别的数据。Tick在交易行业中被称为了“跳”,就是行情每跳动一下,记为一个Tick,你可以理解为行情波动的最小单位。 1个Tick大约在十几毫秒,所以Tick级别的数据可以让你看到市场中所有订单的变动,从而真正把握...

PI保险到底有什么用?对于选择平台有帮助吗?

图片
关于专业责任险,其实大家介绍的已经很多了。 你可以理解为一种全面的保障计划,除了平台破产外,如果因为平台或者员工疏忽、错误或者遗漏导致的损失,都可以为交易者提供额外的保护。 这一点很重要。因为我们熟知的FSCS赔付计划,只针对平台破产时提供最高8.5万英镑的赔付,但是并不涵盖其他存在的风险情况,所以PI保险很好的补充了一点。 也正是如此,诸如英国FCA、澳洲ASIC和开曼CIMA早就把PI保险纳入了强制性范围,并规定了最低保额的范围,比如英国FCA是100万英镑,澳洲ASIC是250万澳元,开曼CIMA是100万开曼元,在承保范围内,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全面的保护。 1、识别平台资质与合规性 PI保险第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识别平台。 因为在很多强监管是强制性的,所有没有专业责任险,意味着不符合监管的要求,那么平台的资质就很有可能问题。 有人可能说,会不会平台持有牌照,只是没有购买PI保险而已。 且不说,不购买PI保险本身就说明平台合规性上有些问题,这足够你保持谨慎了。从牌照申请流程看,由于很多资质是需要提前准备好的,如果没有购买PI保险,很可能就没有进入牌照申请审核环节,你的安全性又怎么得到保障呢? 比如开曼CIMA申请牌照的表格,一共要提供18项资质证明,最后一点就明确提到要提供购买专业责任险明确的证明。 在完成主体确认和购买对应的专业责任险,你是没办法进入牌照申请环节的。所以,有没有专业责任险,可以直接判断平台有没有顶级监管资质。 像我所在的EBC平台,拥有英国FCA、澳洲ASIC和开曼CIMA三大顶级牌照,并且每年购买超千万美元保额的保险,完全符合三大监管购买PI保险的要求,其资质可靠度自然更高。 2、更细节全面的保障 我们一开始提到。PI保险除了覆盖平台倒闭外,如果因为平台原因出现损失,PI保险也会进行兑付,不过具体是哪些呢? 这里分为平台和员工。 平台原因,主要是: ①系统维护原因,如果因为不可抗力出现系统宕机,订单执行受到了影响,属于承保范围。 ②监管合规漏洞,如果平台未遵守相关合规性要求,并导致了用户损失,PI保险也要兑现责任。因为承保公司在平台投保时,也要承担背调的责任,对于平台资质要做出评估,所以算是一种额外的监管。 ③信息安全漏洞,交易中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都是至关重要的,会影响到资金安全和订单执行的安全性。 员工原因,主要是: ①提供服务时有没有疏...

为什么交易,一定要选择大平台?

图片
我们平时在选择平台时,经常听到别人说,一定要选择大平台,尽可能避开小平台。 这个说法,虽然说有些绝对,但是从安全角度来说,大平台的安全系数自然是更高的,除了硬件搭建外,还有更高的监管成本,这都让他们在交易服务提供上更加专业合规。 几个最直观的方面: ①大平台一般都是高规格的独立服务器,安全性和独立性更高,比如我所在的EBC平台拥有5个独立专业服务器,还围绕他们架设了30台数据中心;小平台很可能租用服务器,相对来说稳定性、性能和灵活性会差不少。 ②大平台更容易接入顶级流动性,比如摩根大通、花旗和瑞银这一类的顶级银行;而小平台可能只能获得POP提供的二级流动性,点差相对来说更大一些。 ③大平台更容易提供专业化的7*24小时的客户服务,包括一些定制化的产品,比如交易工具库和一些高级别的分析工具等等;小平台可以出于成本的考虑,只会保留一个比较小的服务团队,并且只能有限时间内的服务。 那么如何判断一家平台算不算大平台呢? 1、首先是顶级监管牌照 顶级监管,在交易行业一直都是真正的照妖镜。因为像英国FCA这一类的监管,是不会接受没有资质的小平台的。 其他不说,FCA全牌照最低12.5万-73万英镑的牌照申请费,提供交易服务时最低200万英镑的保证金,以及每年最低100万保额的PI保险,都是雷打不动的费用,这还没有考虑平台资质和专业人员数量等等。 另外,大平台一定会持有多个顶级监管牌照,比如EBC平台就同时拥有英国FCA、澳洲ASIC和开曼CIMA三大顶级监管牌照,以更好的满足不同辖区的监管和全球性展业要求,而小平台可能只在部分地区展业,所以可能只有1-2张不受严格监管的离岸牌照。 所以,判断一个平台是不是大平台,首先看有没有多个顶级监管。 2、看独立托管银行 这个同样也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则。 因为2015年瑞郎危机之后,大银行出于自身流动性需要、合规要求等原因,普遍收紧了开户。所以整个银行业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三个层级: ①顶级银行,提供AAA等级的安全保障 ②地区性大银行,提供AA等级的保障 ③其他银行 从我们自身安全角度讲,如果平台的独立托管账户开在了顶级银行,自然是最好的,最差最差也不能低于地区性大银行,否则资金安全就无从说起了。 而顶级银行在筛选开户要求时,同样也是只看平台实力的两个方面: ①资质和合规 ②资金层面 资质和合规,就是看监管,还要看背调和财务审计,这些没问题,才...

最适合专业投资者的平台!要从这三个维度选择

对于一个平台来说,简单易用的功能、具有竞争力的交易成本、顶级监管资质,是吸引交易者,尤其是刚刚接触交易的人最重要的几个特质。 但是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的交易者来说,选择一个平台,或者说长久沉淀于一个平台中,只有上面几点是肯定不够的: 他们资金量更充裕一点,所以更看重交易安全 他们会充分利用各种工具,甚至是EA,能不能兼容工具或者新的技术图形,也非常重要 他们会尝试多种账户类型,从而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资产配置方式 那么如何寻找一个适合专业投资者的平台呢? 一、更全面的安全性 专业投资者,更看重交易安全。 1、更关注开在顶级监管下 举个最直接的例子,如果你去参加交易大赛,你会发现一般都会分成轻量组和重量组。 轻量组更希望充分利用杠杆,小止损去搏大盈利,所以往往收益率非常高。重量组的盈利率会明显低上不少,并且订单不多,但是每一笔订单的盈利额却非常可观,所以他们更倾向于稳扎稳打。 从经验看,专业投资者更关心自己是不是开在顶级监管下。不过因为MiFID II限制,大部分顶级监管下针对交易者都在50倍甚至30倍以下,只有英国FCA针对专业投资者可以开到100倍及以上的杠杆,所以是专业投资者的首选。 目前,只有EBC Group等少数平台是可以真正开设100倍及以上FCA账户的。你在开户时到底会不会开在FCA专业投资者账户下,除了关注平台有没有FCA牌照,还要看: ①你开户时看平台会不会提示:是选择开在FCA监管下,还是离岸监管下。 这样做,主要是让你自行选择适合的杠杆,是平台公开透明的表现。如果没有这个提示,平台很可能会直接给你开在不受监管的离岸监管下,那么资金安全就无从得到保护了。 ②另外,想要成为FCA监管下的专业投资者,是需要提交专门证明的。 这个证明同时还得付费到审计和财务机构认证,如果没有这一步,也说明平台没有这个资质。值得一提是,好的平台,比如EBC会对认证时所需要的费用进行全额补贴,不得不说,这个细节会让体验感更好一些。 2、更关注独立托管账户的独立性 当然,除了开在顶级监管下,专业投资者因为资金量比较大,也更加关注账户的独立性。 注意,这里独立性,可不仅仅是字面意思上那么简单。我们通常印象中的独立托管,就是将自己的资金和平台区别开。 但实际交易中,专业投资者更希望找一个用户账户之间也能相互隔离的平台,这样做是防止账户之间也相互影响。这同样也非常考验平台的资质,因为这一...

遇到冰山订单后,我发现了比市场深度更好用的工具

图片
我们知道,有一种工具叫市场深度图。 他本质上是一个订单簿,显示的是每一个价位上可以成交的全部订单数量,一般会用挂单的形式展现出来,并体现在不同价格水平上的挂单分布。 知道挂单分布的好处是。可以更容易知道哪个位置存在阻力和支撑。 比如下面这张图,3852卖盘多一些,是一个初步的阻力位,因为这个价格上卖盘会不断吸收主动买盘,直到买方吃掉了这个价格上所有卖单,才能推动价格进一步运动。但是整体看,3855的阻力和3846的支撑都很强,不是轻易可以突破的价格。 读懂市场深度图,对于我们交易帮助很大,但是还远远不够。因为市场还存在两种订单,会很大程度上干扰我们对于市场深度的判断。 一个是欺骗单。 如何理解呢?比如一个人并不是真心觉得看多,但是他挂出了大量的买单,让很多人觉得大资金即将进入,从而跟风买入。等到行情推高到他预期的价格后,他突然开始抛售,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欺骗单,你说这是诱多也可以。 不过,欺骗单还可以通过撤单来实现类似的效果。比如一个人先是挂出大量买单,但是迅速撤单,然后又在更高的位置挂买单,然后又迅速撤销,给人一种不断推高买盘的错觉。 这个手法想要达到“最好”的效果,这里需要利用一个报价的机制。 因为数据源和硬件的限制,目前大部分订单数据都是快照数据,就是一秒刷新2-3次的数据。所以,如果有人在刷新的间隔完成撤单的话,并不会体现在市场深度图上,那么市场自然就很难发觉有人正在进行类似的操作。 所以,一般专业投资者,会通过Tick级别的数据源去捕捉这些信号。和快照数据不同的是,Tick数据是实时的交易数据,所以一般刷新频率在十几毫秒甚至几毫秒,每一次撤单都会捕捉到,并体现在订单簿中。 不过获取Tick数据并不简单,只能通过交易所,所以只有极少数的平台或者机构有类似的工具。比如我所在的EBC平台,就接入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,可以获得真正Tick级别的市场数据。 另外,EBC订单流工具还对订单簿数据做了处理,并且和K线进行了叠加,这样每一个价格上多少空单,多少多单都一目了然,可以更清楚的寻找阻力和支撑位。 第二个是冰山订单 冰山订单,并不能算一种不合理的市场行为。 一些机构防止订单一下子进入市场中引发流动性不足,或者引发市场恐慌,所以就把手上的订单拆成了几十份,每个价格上挂一点。 但是冰山订单确实提供了一个隐藏订单的方式。比如我们目前大部分市场深度图表都是5档。所以机构会在1...

流动性聚合、聚合报价是什么?对于交易重要吗?

图片
我们都知道流动性很重要,但是我们经常听到诸如流动性聚合、聚合报价这一类词,他们和流动性有关吗,以及对于交易有何影响? 一、流动性聚合,体现平台报价优化能力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,一个好的平台肯定接入了不止一个流动性供应商,交易市场的盘子这么大,日均6.6万亿美元的交易量,不是任何一个银行就可以全盘承接的,所以自然不存在只靠一个银行就能为所有订单提供流动性。 所以,平台接入的流动性越多,可以覆盖的订单自然也就越多。比如我所在的EBC平台就接入了36+顶级流动性,其中包括了全球十大流动性银行中9家,他们提供了全球70%以上的流动性,所以自然可以覆盖更多的订单报价。 但是有一个问题,我们的订单是通过平台抛给流动性的,平台抛给哪一个流动性,才能更好的让订单被处理,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。 所以,这里就可以引出第一个概念:流动性聚合。 当我们通过平台将订单抛出去之后,优质的平台会根据我们订单价格、特点等,从众多流动性供应商中寻找最适合的LP。所以,这里的聚合,就是一个价格发现和匹配的过程。 说的更直白一点,就是将最优的卖家和买家联系起来,因为大家分歧小,价差也是最小的,所以产生的点差自然也是最小的。 这个过程听上去简单,但其实很复杂。首先单子太多了,所以平台要很快汇总出数据并进行筛选,非常考验平台的硬件,所以像EBC这一类的平台在进行流动性聚合时,通常需要配备一整套的HUB硬件,才能迅速完成流动性分发。 第二个是,如果订单很多的话,就非常考验平台的桥接技术了,这涉及到多个传输报价流。平台的FIX API接口必须同时进行多个数据交互,并返回给服务器,如果通道拥挤的话或者没办法多线程处理的话,就会导致部分订单没办法获得最优报价。 当然,如果趟过了流动性聚合的考验,平台批量处理订单的能力就会优势明显。比如前面提到的EBC平台每秒最高可以聚合1000笔订单,并且这一过程中系统稳定性高达98.75%,整体流动性报价的优度就会高上不少。 二、聚合报价,体现平台的透明度 第二个问题是聚合报价。 其实看字面意思也能理解,经过流动性聚合后,获得的报价就是聚合报价。 你可以这么理解,聚合报价就是经过流动性筛选和分类后一系列报价数据,他清晰了展示了这个平台报价的层次和可以承载的订单量,是平台透明性的体现。 这么说可能不够直观。以EBC平台为例,EBC在自己的官网上就展示了自己五档深度的聚合报价。 这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