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动性聚合、聚合报价是什么?对于交易重要吗?
我们都知道流动性很重要,但是我们经常听到诸如流动性聚合、聚合报价这一类词,他们和流动性有关吗,以及对于交易有何影响?
一、流动性聚合,体现平台报价优化能力
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,一个好的平台肯定接入了不止一个流动性供应商,交易市场的盘子这么大,日均6.6万亿美元的交易量,不是任何一个银行就可以全盘承接的,所以自然不存在只靠一个银行就能为所有订单提供流动性。
所以,平台接入的流动性越多,可以覆盖的订单自然也就越多。比如我所在的EBC平台就接入了36+顶级流动性,其中包括了全球十大流动性银行中9家,他们提供了全球70%以上的流动性,所以自然可以覆盖更多的订单报价。
但是有一个问题,我们的订单是通过平台抛给流动性的,平台抛给哪一个流动性,才能更好的让订单被处理,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。
所以,这里就可以引出第一个概念:流动性聚合。
当我们通过平台将订单抛出去之后,优质的平台会根据我们订单价格、特点等,从众多流动性供应商中寻找最适合的LP。所以,这里的聚合,就是一个价格发现和匹配的过程。
说的更直白一点,就是将最优的卖家和买家联系起来,因为大家分歧小,价差也是最小的,所以产生的点差自然也是最小的。
这个过程听上去简单,但其实很复杂。首先单子太多了,所以平台要很快汇总出数据并进行筛选,非常考验平台的硬件,所以像EBC这一类的平台在进行流动性聚合时,通常需要配备一整套的HUB硬件,才能迅速完成流动性分发。
第二个是,如果订单很多的话,就非常考验平台的桥接技术了,这涉及到多个传输报价流。平台的FIX API接口必须同时进行多个数据交互,并返回给服务器,如果通道拥挤的话或者没办法多线程处理的话,就会导致部分订单没办法获得最优报价。
当然,如果趟过了流动性聚合的考验,平台批量处理订单的能力就会优势明显。比如前面提到的EBC平台每秒最高可以聚合1000笔订单,并且这一过程中系统稳定性高达98.75%,整体流动性报价的优度就会高上不少。
二、聚合报价,体现平台的透明度
第二个问题是聚合报价。
其实看字面意思也能理解,经过流动性聚合后,获得的报价就是聚合报价。
你可以这么理解,聚合报价就是经过流动性筛选和分类后一系列报价数据,他清晰了展示了这个平台报价的层次和可以承载的订单量,是平台透明性的体现。
这么说可能不够直观。以EBC平台为例,EBC在自己的官网上就展示了自己五档深度的聚合报价。
这五档报价,是经过EBC聚合后,在当前价位下可以成交的最优订单。当然,订单之间也是有区别的,第一层头层报价肯定是最好的,这一类报价基本和银行间市场一样,所以可以做到零点差,我们订单抛向市场时,会优先和这层流动性对接。
如果头层报价都匹配完了,银行会适当收取成本继续提供流动性,点差就产生了。所以2-5层报价代表了我们付出一点点成本可以匹配的流动性。
就像我前面说了,头层报价是非常稀少的,我们大部分订单其实都是在其他报价层完成的,这就是为什么交易时多多少少都会有些点差,这部分费用被银行收取了。
至于点差多少,主要还是平台流动性质量,流动性越好,点差越低。就拿欧元来说,目前行业平均点差在1.4-1.7之间,有些平台甚至更高,如果考虑到平台成本的话,一般平台从流动性拿到的报价点差应该在0.8-1之间。所以,像EBC平台的5层报价也仅有0.8,足以看出其流动性接入的质量。
当然,这些数据除了可看出我们的成本水平,还有一点就是我一开始提到,可以看出平台能够承载的订单量,也就是订单深度。
比如EBC平台第1-5层可以提供的报价分别是40手、75手、150手、225手和300手,订单深度就是795手。
这是个什么水平呢?从我的经验看,头层报价一般只有10手左右,一般平台平均深度在250-300手左右,这意味着即使在交易量猛增时,EBC平台订单承载能力也远远强于其他平台。
总的来说,流动性聚合和聚合报价,体现的是平台接入流动性后的订单处理、优化能力和报价的透明度,可以让我们更清晰了解我们所在平台的交易环境。对于我们交易而言,重要性自然是毋庸置疑的。
评论
发表评论